【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】证配所官网浙江
原标题:崔小军25年如一日,扎根水库、护水守源——(引题)
“保水先锋”守护首都市民“放心水”(主题)
本报记者 赖志凯 本报通讯员 王思源
初秋时分,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他一如既往,第一个来到水库边,穿好救生衣和防水靴,驾驶巡逻船,沿着堤坝仔细巡查。
他叫崔小军,是北京市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水上执法分队队长。寒来暑往,他坚守在库区一线,承担着枯燥却责任重大的保水工作,至今整整25年。年复一年,面对蓄水量上涨、库区面貌发生诸多变化等复杂的水域环境,他磨砺出快速精准定位专业技能,扎根水库、护水守源,诠释着新时代保水人的初心与使命。
崔小军先后荣获“优秀公务员”、“最美保水人”、全国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等多项荣誉。
雨夜蹲守12小时查获电鱼团伙
2021年5月的一天,细雨绵绵,崔小军带队在密云水库水上进行日常执法巡查时,在不老屯镇董各庄村南近水地带的杂草丛中,发现了几块电瓶。
“根据多年的执法经验,我们判断附近肯定有人从事非法电鱼活动。”崔小军和队员迅速上岸,藏好船只,就近蹲守。雨越下越大,忍着饥饿和寒冷,衬衫被雨水和汗水浸透,他们硬是从下午2点蹲守到凌晨2点。
就在这时,只见远处有两个人鬼鬼祟祟向电瓶靠近,崔小军一个箭步冲上去,其他队员紧跟其后,将两人牢牢控制住。
经现场取证、询问调查,违法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凿,随即大队启动行刑衔接程序,经公安部门连夜审讯,涉案人员共5人,全部被处以刑罚。
这是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查获的首个违法电鱼团伙案。此案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年经典案例。
仅2024年,崔小军带领水上分队,出动执法人员2960人次、执法船只245艘次、执法车辆344车次,打击涉水违法行为,共立案123起。其中,违法垂钓案108起、禁渔期违法捕捞案10起、禁渔区非法捕捞5起;没收钓竿157把、相关渔具600多个、不合格网具130余片,罚款53250元。有效遏制了各类涉水违法行为,切实保障了密云水库水源安全。
“崔氏地图”扛牢保水使命
为守好密云水库这盆“无价宝”,崔小军以库为家,在保水前沿吹响“集结号”。
水上巡查工作的难点是水域环境复杂,快速精准定位是执法人员必备的技能,近年来,随着蓄水量不断上涨,库区面貌发生诸多变化。
为尽快熟悉188平方公里水域情况,2021年崔小军连续2个月驻扎在水库区,不间断地巡查、记录、汇总。他将每日的巡查路线进行整理,绘制地形地貌,标注山形沟岔,制成一幅“崔氏地图”。
队员们有了这份“崔氏地图”,库区哪里有暗礁石块,哪里树多密集,一目了然,水上执法巡查工作因此更加得心应手。
2021年,密云水库水位突破新高,库区无法实现全封闭管理,进入库区游玩、非法垂钓人员随之增多,执法工作面临新挑战。
由于库区沿线丛林密布,陆地分队行进困难;为此水上分队重任在肩,崔小军和队员们几乎每天坚守在岗,加强对库区水面巡查频次。
高水位常态化运行以来,迎来第一个捕鱼期。为保证渔业生产安全,队员们三班上岗,崔小军更是没日没夜。因为休息不够,他一度血压飙升,医生说随时都会出现脑血管破裂的危险,强烈建议住院治疗。他总说再等等,忙过这阵子……谁知,后来他晕倒在了执法船上。
躺在病床上的崔小军,心里想着的却是,队员们会不会遇到麻烦事,渔民遇到的困难都解决了没,队里各项工作有没有落实……
应用智能设备形成保水护水高压态势
每到开库前,崔小军总是“唠叨”个不停,提醒渔民下水注意安全,嘱咐渔民渔网网眼规格一定要符合标准,要求执法人员开船要谨慎,千万不能让螺旋桨绞坏了网。渔民郑鑫龙告诉记者:“崔队经常叮嘱我们注意开库前的环境卫生、提高防火意识,甚至在一些细微处,都会替我们想着。”
密云水库开库捕鱼时,也是鲜嫩肥美的水库鱼再次来到市民的餐桌时。而对于水上分队来说,执法检查任务更加艰巨了。崔小军坚持每次执法巡查必须参与,重点水域、入库口、出渔点,每天必须查。
据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水上分队副队长王春晓介绍,捕鱼期将持续到明年的3月,库区每天来往的人员特别多,这增加了保水工作的难度。崔小军迅速部署工作,要求执法人员24小时在岗,并将每日的执法情况进行汇总上报,遇到违法问题雷霆出动、绝不姑息。
为了不断强化执法效果,崔小军还通过借鉴学习其他单位行政执法经验,应用无人船、无人机等智能设备,形成保水护水的高压态势。
崔小军说,带领队员强化学习、提高执法技能,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,做好日常执法的同时,更要做好捕鱼期间的相关保障。
在崔小军和队员们的严密守护下,密云水库波光潋滟,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并持续向好。
一项项成绩让崔小军感到自豪,但他没停下脚步,坚持“保水是第一政治责任”的使命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他全心全意当好“保水先锋”证配所官网浙江,只为让首都市民喝上安全水、放心水。
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